
《道德经》语录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有名的语录吧,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。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道德经》语录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道德经》语录11、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2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3、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4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为道。
5、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
6、有,是万物之所始;无,是万物之所母。
7、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8、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9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10、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11、慎始如终,则无败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12、慎始如终,则无败事。
13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
14、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15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
16、什么也不做,什么也不做。常常带着世界一无所有,还有一些东西,还不足以带着世界。
17、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18、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层之台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19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20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21、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形,物或恶之。故有道者不处。
22、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
23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24、道生一。一生二。二生三。三生万物。
25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6、道势术,以势养道,以术谋势。有道无持,道乃虚空,有恃无道,其恃也忽。欲动天下,当动天下之心。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,惟义所在。
27、不如守中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8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29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
30、万物之始大道至简,衍化至繁。
《道德经》语录21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——《周易》
译:天(即自然)的运动刚强劲健,相应于此,君子处世,应像天一样,自我力求进步,刚毅坚卓,发愤图强,永不停息;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,君子应增厚美德,容载万物。
这两句话前呼后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,君子不但要有与众不同的济世才能,还要有高尚的品德,具有造福万众的奉献精神。也就是强调有才有德,德才兼备。
2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 ——《三国志》 译:对任何一件事,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、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;相反,对于一些微小的,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,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。
3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 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译:不把半步、一步积累起来,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,不把细流汇聚起来,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。
4、千经万典,孝悌为先。 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译: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,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。
5、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 ——《庄子》 译:君子之间的交往,像水一样的平淡、纯净,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;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,但不会长久。
6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 ——《孟子》
译:尊敬、爱戴别人的长辈,要像尊敬、爱戴自己长辈一样;关心、爱护别人的儿女,也要像关心、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。
7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 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译: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。意思就是把国家,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,为祖国的前途、命运担忧分愁,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、流血。
8、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 人恒敬之。——《孟子》
译:仁爱的人爱别人,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。爱别人的人,别人也经常爱他;尊敬别人的人,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。
9、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趋避之。——林则徐 译: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, 哪怕是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,不能因为个人的富贵荣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责任。
10、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——英国谚语
译:当我们赠送他人玫瑰的时候,我们的手上也一定还弥漫着爱的芳香。
《道德经》语录31、以百姓心为心。
2、勇于不敢则活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、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4、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。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
5、非常道名可名,非常名。
6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
7、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8、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9、万物之始,大道至简,衍化至繁。
10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为道。
11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12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13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
14、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
15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
16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17、弱者道之用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18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19、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且勇;舍俭且广;舍后且先;死矣!夫慈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20、以万物为刍狗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1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 ……此处隐藏5597个字……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--孟子
24、世俗所谓不孝者五,惰其四支,不顾父母之养,一不孝也;博奕好饮酒,不顾父母之养,二不孝也;好货财,私妻子,不顾父母之养,三不孝也;从耳目之欲,以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斗狠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--孟子
25、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。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
26、一粥一 饭,当思来处不易.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27、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留连。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。饮食约而精,园蔬胜珍馐。
28、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诌媚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
29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
30、涵养、致知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知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
31、自敬,则人敬之;自慢,则人慢之。
32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33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 ——朱熹名言
34、施惠勿念,受恩莫忘。凡事当留余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
35、人有喜庆,不可生妒忌心 .人有祸患,不可生喜幸心。善欲人见,不是真善.恶恐人知,便是大恶。见色 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.匿怨而用暗箭,祸延子孙。
36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37、为学正如撑上水船,一篙不可缓。
38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(礼记?学记)
39、天作孽,犹可违,自作孽,不可活。(尚书)
40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(老子)
41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(三国?刘备)
42、君子之修身也,内正其身,外正其容。(欧阳修)
43、众人皆以奢靡为荣,吾心独以俭朴为美。 (司马光) 正心以为本,修身以为基。(司马光)
44、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(汉乐府《长歌行》)
45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范仲淹)
46、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 —— 管仲
47、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——罗斯金(英国)
48、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。——爱默生
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,以有礼也。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49、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。——莎士比亚
50、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。——巴特勒
51、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,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。 —— 但丁
52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 —— 刘备
53、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;不耻禄之不伙,而耻智之不博。 —— 张衡
54、土扶可城墙,积德为厚地。 —— 李白
55、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。 —— 郭沫若
56、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,而不要空谈道德。 —— 德谟克利特
57、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。 —— 马克思
58、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。 —— 卢梭
59、不是不能见义,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。 —— 谢觉哉
60、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 —— 诸葛亮
61、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 —— 荀况
62、侈而惰者贫,而力而俭者富。 —— 韩非
63、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64、非宁静无以致远。 —— 诸葛亮
《道德经》语录71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2、道生一。一生二。二生三。三生万物。
3、信言不美。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。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。博者不知。
4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也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5、大国者下流,天下之交。天下之牝。牝常以静胜牡。以静为下。故大国以下小国,则取小国。小国以下大国,则取大国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国不过欲兼畜人。小国不过欲入事人。夫两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6、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
7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8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9、慎始如终,则无败事。
10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11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
12、安其居,乐其业
13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14、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
15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16、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17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?宠为上,辱为下。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,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故贵身于天下,若可托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者,若可寄天下。
18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
19、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
20、大方无隅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,大隐无名。大直若曲,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勇若怯,大辩若讷,大美若臭,大善若恶,大真若假,大忠若奸,大贤若痴
21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22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籥(tuó yuè)乎?虚而不淈(qū),动而愈出。多言数穷,不若守于中。
天地不情感用事,对万物一视同仁,圣人不情感用事,对百姓一视同仁。天地之间,不正像风箱一样吗?虽空虚却不会穷竭,越动,它的风就越大。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,更行不通,只会加速失败,不如保持虚静任其自然发展。
23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24、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我浊泊兮,其未兆;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;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我独顽且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